(数据截至北京时间15:00,综合期货市场、现货交易及产业链动态)
战略金属领涨:地缘博弈与产业需求共振
锑(Sb)
需求端:光伏玻璃澄清剂需求占比升至27%,军工弹药生产及阻燃剂应用支撑需求韧性;
供应端:中国出口配额收紧叠加缅甸矿进口受阻,全球可流通库存降至1.2万吨(同比-22%)。
价格动态:国内锑精矿报价突破17万元/吨(周涨幅8.5%),海外锑氧化物因中国出口管制飙升至40万元/吨,价差扩大至135%。
核心驱动:
市场影响:华钰矿业等锑矿企业股价月内涨幅超47%,资金加速布局稀缺资源赛道。
锡(Sn)
供应扰动:缅甸佤邦锡矿因安全审查暂停开采,印尼出口许可证延迟发放;
需求增长:光伏焊带(单GW用锡量15吨)及AI服务器焊料需求激增,全球锡消费量同比增9%。
价格异动:沪锡主力合约收于29.15万元/吨(日涨4.8%),创2022年6月以来新高,LME锡价同步突破3.8万美元/吨。
驱动逻辑:
产业链传导:锡业股份、华锡有色等企业股价单日涨幅超6%,反映市场对短缺预期强化。
基本金属:库存拐点与政策预期交织
铜(Cu)
价格表现:LME铜价持稳于9,850美元/吨,上海现货升水扩大至200元/吨,中国电网投资加速(Q1招标量+25%)支撑消费韧性。
库存变化:全球显性库存降至18.5万吨(周降3.2%),南美罢工事件持续发酵限制供应弹性。
铝(Al)
区域分化:欧洲现货溢价攀升至450美元/吨(俄罗斯加征15%出口关税所致),而中国云南复产产能释放压制沪铝价格于19,200元/吨1。
成本支撑:几内亚铝土矿到港延迟推动氧化铝价格周涨5%,电解铝企业利润空间收窄至800元/吨。
新能源金属:技术迭代重塑供需格局
锂(Li)
价格企稳:电池级碳酸锂报价12.3万元/吨(周涨2.1%),阿根廷盐湖减产与宁德时代长单锁定形成底部支撑。
技术替代风险:钠离子电池商业化加速(2025年规划产能50GWh),或分流锂需求增速至8%(原预期12%)。
钴(Co)
过剩延续:电解钴价格回落至22万元/吨(周跌1.5%),刚果(金)新矿投产抵消嘉能可减产影响,消费电子需求疲软拖累四氧化三钴采购量。
贵金属与稀有金属:避险与工业属性双线发力
黄金(Au)与白银(Ag)
黄金:COMEX黄金收于2,185美元/盎司,中东局势紧张推动避险资金流入,SPDR黄金ETF持仓增至843吨(2023年6月以来新高)。
白银:光伏银浆需求(Q1装机量+25%)拉动银价升至25.3美元/盎司,金银比缩窄至86:1,工业属性强化。
铂族金属(PGMs)
铂(Pt):氢能电解槽需求增长8%支撑价格反弹至920美元/盎司,但汽车催化剂需求疲软限制涨幅;
钯(Pd):俄罗斯Nornickel下调产量指引至240万盎司,推动价格反弹至1,080美元/盎司,燃油车需求萎缩仍为长期利空。
小金属及工业矿物:细分赛道爆发性增长
钨(W)与钼(Mo)
钨:APT价格升至18.5万元/吨(周涨4.2%),江西环保督察影响30%产能,硬质合金出口订单增长12%;
钼:氧化钼报价28美元/磅(周涨12%),油气管道及超临界电站钢需求激增,智利Codelco伴生矿品位下降加剧短缺。
铟(In)与锗(Ge)
铟:突破650美元/千克(周涨8%),钙钛矿电池单GW用量提升50%,中国镓、锗出口管制推动替代需求;
锗:光纤级锗锭报价1,250美元/千克,欧洲战略储备计划启动,德国激光器企业锁定5年长协。
钒(V) 1
储能驱动:五氧化二钒涨至12.8万元/吨(周涨5.6%),中国2025年钒液流电池规划装机超5GW,占全球70%份额。
黑色金属:需求分化与成本重构
铁矿石(Fe)
价格承压:62%品位普氏指数报118美元/吨(周跌1.7%),中国基建开工对冲欧洲粗钢减产(同比-6%)影响。
成本逻辑:澳洲三大矿山发运量同比增8%,但海运费上涨削弱进口利润。
锰(Mn)
供应扰动:南非Transnet罢工影响锰矿发运,电解锰价格持稳于14,800元/吨,硅锰合金需求受不锈钢减产压制。
行情总结与策略建议
宏观主线:地缘冲突(红海航运、俄铝关税)与能源转型(氢能、核能)主导资源品价格波动,美元流动性收紧预期压制估值。
投资焦点:
短期:关注锑、锡的供应缺口扩大,铂、铟的新兴技术驱动;
长期:布局铀(核能复兴)、稀土(配额收紧)及钒(储能爆发)的战略价值。
风险提示:
政策不确定性(欧盟碳关税、中国出口管制);
技术替代加速(钠电池对锂、氢冶金对焦炭)。
(注:数据来源涵盖上海有色金属网、生意社及产业链调研,价格波动需结合企业实际风险管理策略。)
注: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具体操作请参考实时数据及专业机构研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