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装备能力就没有利润,矿区无人驾驶领域现状。

   2024-05-16 智驾民工270
核心提示:在没有无人驾驶技术之前,矿区运输的产业链为:装备制造商——经销商——运输公司——一/二/三承包公司——矿方。这是一个相对成

在没有无人驾驶技术之前,矿区运输的产业链为:装备制造商——经销商——运输公司——一/二/三承包公司——矿方。这是一个相对成熟的产业链,维持着各方的利益,基本一直延续下来。
矿方一般不愿意去干运输的活,因为运输的利润和采矿的利润一比较,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运输需要重资产的投入,涉及安全生产的问题特别多。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大矿基本是把非核心业务进行外包,小矿基本都是啥都自己干。
从2017年开始出现一个叫“矿区无人驾驶公司”的参与方,他们拥有前沿的技术,而且有资本的加持。游戏规则似乎开始有所改变,他们通过科研项目,直接与矿方接触,以试点项目打造无人运输的样板间。有了样板间之后,他们开始打无人运输的主意,一方面作为装备制造商的经销商,另一方面也作为矿方的运输承包公司。这样新的产业链就开始形成:装备制造商——无人驾驶公司——矿方。
从现阶段的结构来看,无人运输的产业链基本是如上格局。从装备到运输,中间至少剪掉了四项中间商费用,这肯定就降低了成本。降低了中间商成本,增加了支持无人驾驶的设备和研发投入,这个账应该将将可以打平。
当然这样也会带来很多的问题,被革命掉的中间环节有装备制造商的利益,也有矿方的利益。这就导致无人驾驶公司的组织会非常庞大,而且组织内部的人员背景及其丰富,这对企业管理是一大挑战。此外,矿方从供应链安全的角度来说,不会把总承包交给一家只有人员和技术的纯科技公司。因此设备制造商成为矿方的一个很好的选择。未来的产业链格局将会是:无人驾驶装备制造商——矿方。
因此,现阶段头部的无人驾驶科技公司的核心要务是掌握无人驾驶装备的设计和制造,把自己升级为一家装备公司。这样自己做装备,自己做无人化的运营。从生产直达客户,彻底消灭中间商,才有可能产生利润。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矿业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矿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30115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