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霍林河矿区北露天煤矿,深秋的矿山虽然草木已渐枯黄,但仍能看到草原铺向天际。
北露天煤矿生态环保部副主任杨国华说:“在生态修复治理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化治理成效,北露天煤矿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开展工业游。不仅种植了以丁香、四季玫瑰和三角枫为主的绿篱,下一步计划再设计一些园林景观,丰富整个工业游的内容。”
1976年4月19日,霍林河矿区开发建设拉开序幕。从我国第一个自主设计、自行施工的千万吨级现代化露天煤矿到“智慧、无人、绿色、零碳”的新时代矿区,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霍林河矿区实现了一场绿色蝶变,南北露天煤矿也变成了景区。
进入新时代以来,霍林河矿区以创新为引领,积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智慧手段,在露天矿智能化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实践,围绕矿山智能监控、智能生产等方面,推进自卸车无人驾驶、换电矿用卡车、电铲远程操控等各项煤矿智能化建设。全力实现生产管理可视化、检修服务智能化、管理运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智能化、产业生态绿色化转型升级的建设目标,以智能之力打造业务管理闭环,实现“智能矿山”高质量绿色发展。
2022年,南露天煤矿与国家电投中央研究院合作,围绕生产、管理和决策等方面需求,构建集技术支撑体系、五大业务中心、N个智能应用于一体的“1+5+N”智慧矿山综合管控平台,作为矿山的“智慧大脑”指挥生产的各个环节。该矿在百吨级矿卡无人驾驶技术研究、挖掘机远程控制、煤仓清理机器人、带式输送机系统无人值守等一批涉及煤岩采装、运输、储存多个工业(应用)场景的科技项目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初步实现了开采环境的数字化、工程装备的智能化、生产过程的少人无人化和经营管控的智慧化。
南露天煤矿总工程师陈闯介绍:“智慧矿山综合管控平台将与无人驾驶、电铲远程控制、地面系统无人值守等深度融合,实现在线监测预警、一体化系统控制、智慧化运维检修、全方位安全感知与智能分析决策,力争在年底前完成主体功能研发和集成测试,上线1个平台5个中心,保证16个智能应用协同运行。”
科技创新赋能的同时,绿色发展正成为霍林河矿区新的引擎。
2018年以来,霍林河矿区按照“打造我国高寒地区绿色矿山标杆”的工作目标,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大政治任务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机遇,从排土场治理、厂区建设等方面,高标准开展了生态修复工作。曾经灰头土脸的排土场如今全部披上了绿意盎然的新衣裳。排土场还建设了“花海景观”“雨水花园”“缀花草原”等精品区块,提高了生态修复质量和效果。
多年来,霍林河矿区通过地形重塑、截排水工程、土壤改良和植被重建等生态修复措施,全面提升治理效果,构建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格局。
从周恩来总理对开发建设霍林河煤田作出重要批示,到3500名民兵挺进霍林河开发建设霍林河煤田,再到1984年第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再到如今智慧矿区,霍林河矿区已走过了47年的沧桑岁月,用改制实现了突破,用转型谋求发展,积极融入当地“绿电铝”产业延伸升级,正致力成为循环经济的开拓者、清洁能源的引领者、绿色低碳的实践者。(记者 薛一群 通讯员 白楠楠 敖力根)
矿业科技综合服务平台-科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