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习近平给东北大学全体师生回信
9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东北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在东北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向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他希望东北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弘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坚持立德树人,继续改革创新,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强优势学科,不断推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
钢铁行业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4月20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在京召开。从4月初开始,中国宝武、鞍钢集团、首钢集团、河钢集团、湖南钢铁集团等钢企纷纷召开主题教育动员大会,积极动员部署开展主题教育,赋能企业向更高质量发展。4月—9月份,开展第一批主题教育的钢企或单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高站位谋划、高标准起步、高效率推进、高质量落实,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重点措施,着力在凝心铸魂筑牢根本、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廉洁奉公树立新风等方面下功夫,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了明显成效。9月份以来,全行业在总结第一批主题教育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正在扎实有效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
【三】
优秀钢企低碳冶金技术连获突破,中国钢铁竞逐“新赛道”蹄疾步稳
2023年,在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特别是在低碳冶金技术路径探索上,我国领航钢企不断取得新突破,引领世界钢铁冶金工艺变革。
氢冶金工艺探索再上新台阶。5月份,河钢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实现安全顺利连续生产绿色DRI(直接还原铁)产品,标志着其一期工程取得圆满成功,钢协致信祝贺。12月23日,国内首套百万吨级氢基竖炉项目在宝钢股份湛江钢铁成功点火投产。
长流程低碳冶金工艺开发取得重大进展。9月末,全球首个工业级别2500立方米HyCROF(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点火投产,标志着中国宝武八钢低碳冶金2500立方米HyCROF商业化项目正式投运,截至目前该项目示范线已全线打通。
10月15日,钢协和中国宝武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暨2023年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论坛,就发展低碳冶金技术展开深入探讨,同时展示了低碳冶金技术创新基金项目成果,发布了2023年低碳冶金创新基金项目指南。在11月份召开的现场会上,晋南钢铁开创的“钢—焦—化—氢”耦合降碳新模式广受推崇,被认为是一条传统产业现代化转型发展的新路。
与此同时,低碳创新产品不断涌现。3月27日,国内首个量产供货的低碳排放汽车板在宝钢股份宝山基地1550电镀锌机组正式下线。6月20日,河钢唐钢首次以DRI产品为原料成功生产汽车用低合金高强钢;8月份,河钢邯钢首批500余吨减碳30%的低碳环保汽车用钢下线;12月份,河钢张宣科技绿色汽车板项目建设启动,将全面建成氢基竖炉+绿色电弧炉+1900毫米绿色单流汽车板坯低碳工序链。
10月16日,世界钢铁协会公布第14届“Steelie奖”获奖名单。河钢集团“首例基于焦炉煤气零重整工艺的直接还原铁—电弧炉流程”获低碳生产卓越成就奖,中信泰富特钢集团“中国首个汽车零部件用特殊钢产品种类规则(PCR)创新实践”获生命周期评价卓越成就奖。
钢铁企业低碳行动继续加速。7月6日,首钢股份发布《首钢股份低碳行动规划》;9月1日,《河钢集团低碳排放产品发展规划(2023—2026)》正式实施;10月12日,《酒钢集团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对外发布。7月29日传出消息称,钢协在中国宝武LCA(全生命周期评价)团队支持下,启动了中国低碳排放钢标准研制,力争在明年6月份前形成标准建议稿。
另外,河钢、荣程、晋南钢铁等钢企发展应用氢能重卡也备受关注。
【四】
中国宝武战略投资山钢集团,全球第一大特钢航母启航,钢铁行业市场化兼并重组稳步推进
2023年,钢铁行业市场化、专业化兼并重组持续推进。3月30日,鞍钢集团与辽宁省朝阳市政府股权转让协议签署仪式在鞍钢举行,朝阳市政府将其持有的凌钢集团49%股权转让至鞍钢集团。4月2日,中信股份宣布,受南钢集团的邀请,旗下间接全资子公司新冶钢战略增资南钢集团;12月15日,新南钢集团揭牌成立,正式成为中信集团体系一员,上市公司南钢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中信集团,双方强强联合后将形成全球第一大(3000万吨级)专业化特钢航母。11月6日,建龙集团对西宁特钢系列公司的重整投资依法正式获批,为建龙并购第一家钢铁上市公司。12月28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宝武在山东济南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及相关投资协议,中国宝武战略投资山钢集团,将持有山钢集团49%的股权,宝钢股份将持有山钢日照公司48.6139%的股权。
【五】
超低排放改造提速,中国钢铁发展优势发生质的改变
截至12月16日,全国共有110家钢铁企业完成或部分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其中,84家钢铁企业完成了全工序超低排放改造公示,涉及粗钢产能约4.14亿吨;26家钢铁企业完成部分工序超低排放改造公示,涉及粗钢产能约0.93亿吨。公示的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50%以上。
2023年,超低排放改造明显提速,中国钢铁整体环境治理水平明显提升,广受国内外赞誉。3月5日,外交部部长助理华春莹在社交媒体推特上连发5组卫星对比图,亮“中国过去10年变化”,鞍钢集团矿山生态保护成果入选卫星对比图。10月14日,世界钢铁协会总干事埃德温·巴松在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钢铁工业发展优势已经发生质的改变”“中国钢铁工业已经‘干净’到了没有任何其他一个国家可以做到的程度”。
【六】
兴澄特钢成为全球特钢行业首家“灯塔工厂”,中国钢铁智能制造水平持续领先
12月14日,世界经济论坛公布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中信泰富特钢旗下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成为唯一入选的钢铁行业“灯塔工厂”,也成为全球特钢行业首家“灯塔工厂”。
2023年,中国钢铁行业继续深耕智能制造,头部企业引领作用明显,整体智能制造水平持续领先。在12月6日公布的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名单中,12家钢企上榜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5家钢企的34个场景上榜2023年度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七】
《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发布
2023年以来,钢铁行业总体上呈现“供给弹性大,需求恢复慢”的发展形势,进入深度调整期。在此背景下,8月25日,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海关总署七部门正式对外发布《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出了2023年—2024年钢铁行业稳增长的主要目标和具体举措。该方案对推动国家稳经济政策措施在钢铁行业落地见效、促进钢铁行业平稳运行、提升钢企发展质效意义重大。
【八】
“一带一路”倡议迎来十周年,中国钢铁走出去又结硕果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中国钢铁企业及中冶集团等冶建企业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国际钢铁产能合作又结硕果。
5月1日,宝钢股份与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沙特公共投资基金正式签约,共同在沙特阿拉伯建设全球首家绿色低碳全流程厚板工厂,打造年设计产能250万吨直接还原铁、150万吨厚板的全流程钢铁制造基地。5月12日,泰山钢铁集团等合作建设的青岛印尼综合产业园镍铁冶炼项目RKEF(回转窑—矿热炉)4号生产线顺利出铁,该项目4条生产线全部进入了生产状态。当地时间9月19日,印尼德信钢铁举行一期扩建主体工程竣工典礼,形成700万吨产能规模,成为中国在海外投资建设规模最大的单体钢铁企业。11月8日,马来西亚东钢举行二期工程竣工典礼,标志着建龙东钢具备270万吨产能规模,填补了马来西亚在建筑、家电、汽车等领域用板材的空白。
另外,中国冶金报社反映中资企业在海外勇担社会责任的报道《在栉风沐雨中顽强于风雨交加中担当——中国华冶巴基斯坦杜达铅锌矿中巴员工携手抗洪记》于11月份获得第33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三等奖。获奖消息及报道被中国驻卡拉奇总领馆网站及微信公众号全文转载。
【九】
国内首个“双超”矿山开工 ,“基石计划”深入推进
2023年,“基石计划”深入推进,取得重要进展。
在国内矿方面,6月26日,中国五矿陈台沟铁矿项目开工仪式在辽宁鞍山举行,国内首个超大规模开采(超1000万吨规模)、超深井(超1200米深井)的“双超”矿山正式开工。10月9日,辽宁省自然资源厅传出消息称,鞍钢矿业齐大山铁矿和大孤山铁矿分别获得扩界采矿许可证,进一步增强企业铁矿资源供应保障能力。12月10日,国内地下铁矿山建设首次应用的TBM(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基石号”在鞍钢西鞍山铁矿项目始发,标志鞍钢矿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整合取得重大突破。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截至11月底,国内重点铁矿项目中已开工10多项,新增铁精矿产能约5000万吨。
在海外矿方面,10月7日,中国宝武旗下宝武资源与西芒杜赢联盟在宝武大厦签署西芒杜北部区块项目矿山合资公司股东协议确认函,项目稳步快速推进。10月12日,满载4.5万吨利比里亚邦铁矿产品的“长航滨海”轮顺利靠泊江苏镇江港,是宝武资源加快海外资源开发建设以来的首船海外自产铁矿产品。当地时间12月24日,满载着4.6万吨铁矿石的“安昌”号散货船从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的自由港码头启航,标志着宝武资源在西非利比里亚的Bomi(博米)项目建成投产。
另外,7月25日,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发布首部战略规划,将着力建设世界一流矿产资源综合服务企业。
【十】
我国钢结构产量破亿吨,钢结构推广成效显著
6月4日,2023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传出消息称,根据中国钢结构协会最新统计,2022年,我国钢结构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比2021年增加4.5%。这一产量比世界上除印度外的其他国家粗钢产量还要高,是我国继1996年钢产量破亿吨之后取得的又一项举世瞩目的成就。据统计,钢结构产量由2013年的4000万吨增加到2022年的10140万吨,增长154%。2022年,在房地产开发投资总体下行、新开工住宅和办公楼施工面积同比下滑的趋势下,钢结构产量仍实现了同比增长。2023年,钢结构企业加快转型步伐,有望实现稳步发展。(中国冶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