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源格局重塑,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国际新闻
全球矿业并购加速,关键矿产争夺白热化
澳大利亚-美国-欧盟三方签署《关键矿产供应链协议》:协议旨在建立稀土、锂、钴等战略资源的联合储备机制,减少对单一国家依赖。澳大利亚承诺未来5年将锂精矿出口量提升30%,优先供应欧美市场。
非洲资源民族主义升温:刚果(金)宣布对铜、钴矿企征收10%“战略资源附加税”,并要求外资矿企在2026年前将本地持股比例提升至35%。赞比亚拟修订矿业法,计划对未履行社区投资承诺的企业实施罚款。
南美铜矿供应扰动加剧
智利国家铜业(Codelco)旗下Chuquicamata铜矿因罢工减产15%,LME铜价单日跳涨2.3%至10,450美元/吨。秘鲁政府批准Las Bambas铜矿扩建计划,预计2027年产能翻倍至40万吨/年。
国际矿业合作与技术创新
第五届亚洲矿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将于5月召开,聚焦“矿产+金融”助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推动技术创新与投融资对接,深化中国与亚洲各国矿业合作。
全球小金属市场供需错配加剧
锑、钴、铟等小金属价格显著上涨,其中锑价年内涨幅达90%,创历史新高。供应端因矿产减产(如锑矿产量下滑)和地缘政治限制(如刚果金钴出口受限),需求端受光伏(锑需求占比从5%增至23%)、半导体、军工等行业扩张驱动。
国内新闻
新一轮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启动
自然资源部联合财政部投入120亿元,重点勘查青藏高原锂铍矿、华南离子型稀土矿及新疆稀有金属成矿带,目标新增锂资源储量500万吨(LCE)、稀土氧化物储量200万吨。
内蒙古探明超大型石墨烯矿:储量达8亿吨,平均品位12%,可支撑国内新能源电池负极材料需求20年以上。
煤矿智能化建设提速
国家能源局发布《煤矿智能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要求年产千万吨级煤矿2027年前100%实现智能化开采,单班下井人数控制在50人以内。
小金属牛市持续,企业加速扩产
国内锑、钨、钼等小金属价格领涨大宗商品市场,洛阳钼业、金钼股份等企业加速资源储备和产能扩张。洛阳钼业2025年铜、钴产量同比增15.65%、20.68%,净利润同比增64.03%。
矿业企业动态
国际巨头战略调整
必和必拓(BHP)拟收购阿根廷Josemaria铜金矿:交易估值或超50亿美元,若成功将巩固其全球第二大铜生产商地位。
力拓(Rio Tinto)退出几内亚西芒杜铁矿:因基础设施成本分歧,中铝联合宝武钢铁接盘,项目总投资或达230亿美元。
国内企业海外布局
紫金矿业刚果(金)Kamoa-Kakula铜矿三期投产:年产能提升至80万吨,全球前十大铜矿中国占三席(Kamoa、Las Bambas、紫金山)。
宁德时代联合印尼国企投建红土镍矿湿法冶炼项目:总投资45亿美元,规划年产12万吨氢氧化镍钴(MHP),2027年达产。
大宗商品价格与市场趋势
LME铜 | |||
碳酸锂 | |||
铁矿石 | |||
COMEX黄金 |
趋势研判:
铜:短期受供应扰动支撑,长期看新能源电网投资驱动需求。高盛上调2025年均价预测至12,000美元/吨。
锂:过剩压力持续,但低品位云母锂产能出清或于Q3触底,关注盐湖提锂技术降本进展。
国内政策与行业监管
环保督察“回头看”启动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进驻山西、陕西,重点检查黄河流域煤矿矿井水回用率(要求≥85%)及尾矿库防渗漏措施。
稀土专营政策加码
工信部拟修订《稀土管理条例》,明确禁止外资控股稀土分离项目,出口配额向高附加值磁材倾斜,初级产品出口减少20%。
国内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实践
智能矿山突破
山西焦煤集团建成全球首座“5G+AI”全自主无人煤矿,采煤效率提升40%,吨煤成本下降18%。
低碳冶炼技术商业化
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氢能还原炼铝中试成功,碳排放较传统工艺降低90%,吨铝电耗降至11,500度(行业平均13,500度)。
盐湖提锂技术迭代
青海盐湖股份“梯度耦合膜法”量产,锂回收率从60%提升至85%,单吨成本降至3万元以下。
风险与机遇提示
风险
国际:资源民族主义、ESG审查趋严(如刚果(金)税收新政)、地缘冲突导致的物流中断。
国内:环保限产常态化、部分金属产能过剩(如电解铝)、新能源替代技术冲击(氢能vs锂电)。
机遇
战略资源自主可控:国内锂、稀土勘查突破,政策扶持深加工技术。
绿色转型红利:智能矿山装备、氢能冶金、碳捕集技术需求爆发。
基建与新能源共振:特高压电网(铜)、风光储能(锂、镍)、核电(铀)长期需求刚性。
结语:2025年全球矿业处于“资源安全”与“低碳转型”双主线交织期,建议关注高壁垒技术(如盐湖提锂、氢能冶金)、资源自主可控(国内锂/稀土)、及ESG领先企业。
(数据来源:自然资源部、LME、上海有色网、企业公告)
声明:本报告数据基于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