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7日 周一 农历三月初十
——全球矿业动态与战略洞察——
国际新闻:地缘博弈与资源争夺加剧
非洲关键矿产联盟成立,抗衡欧美供应链主导权
事件:南非、刚果(金)、纳米比亚等10国联合成立“非洲关键矿产联盟”(ACMA),要求外资矿业项目需满足本土加工、股权共享及ESG标准,否则限制出口。
影响:
短期:锂、钴、石墨出口审批延迟,或推升电池材料价格(如氢氧化锂现货价已跳涨4%)。
长期:倒逼国际矿企调整投资模式,加速非洲本土冶炼产能建设。
印尼镍矿出口禁令升级,转向高附加值产品
政策:印尼宣布自2026年起禁止镍含量<40%的初级镍产品出口,强制外资企业投资电池级硫酸镍或前驱体产能。
市场反应:
LME镍价单周上涨8%,突破28,000美元/吨;
中国企业如青山集团、华友钴业宣布追加80亿美元投资印尼产业园。
欧盟碳关税(CBAM)正式覆盖铜、铝,矿业成本重构
细则:2025年起,进口至欧盟的铜、铝需按生产环节碳排放强度缴纳关税,基准价为60欧元/吨CO₂。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落地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政策于4月10日正式生效,可能对包括矿业在内的多个行业带来贸易压力。
行业冲击:
高能耗矿山(如蒙古奥尤陶勒盖铜矿)出口成本增加12%-15%;
低碳技术(氢能炼铜、绿电炼铝)成核心竞争力。
国内新闻:资源安全与绿色转型并进
西藏千万吨级锂辉石矿获批开发,全球最大硬岩锂资源落地
储量:探明氧化锂资源量820万吨,品位1.8%,可支撑年产能30万吨锂精矿。
战略意义:中国锂资源自给率有望从35%提升至50%,削弱对澳洲、南美依赖。
国家发改委启动“战略性矿产产能储备计划”
范围:稀土、钨、锑等18类矿产纳入首批清单,中央财政补贴企业建立6-12个月应急库存。
目标:应对地缘冲突与供应链中断风险,保障军工、新能源产业链安全。
长江流域尾矿库清零行动收官
成果:累计治理尾矿库1,237座,释放土地资源12万亩,配套发展光伏发电与生态旅游。
技术亮点:AI监测系统实时预警渗漏、滑坡风险,治理成本降低40%。
矿业企业动态:战略重组与技术竞合
中国五矿与力拓成立稀土合资公司
合作内容:整合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矿与澳大利亚韦尔德山项目,共享分离提纯专利技术,年产能占全球30%。
战略意图:打破欧美对重稀土供应链的封锁,主导磁性材料定价权。
宁德时代收购阿根廷盐湖提锂技术公司
交易细节:以52亿美元收购Livent子公司,获取“吸附+膜分离”耦合工艺,提锂周期缩短至7天(传统工艺需18个月)。
产能规划:2027年盐湖锂产能提升至25万吨LCE,成本降至3万元/吨以下。
紫金矿业战略调整:紫金矿业通过出售资产,进一步优化业务布局,聚焦核心业务,提升市场竞争力。
大宗商品价格与市场趋势
品种 | 价格 | 周涨跌 | 核心驱动逻辑 |
---|---|---|---|
锂(碳酸锂) | 18.2万元/吨 | +6.3% | 西藏锂矿开发周期长,短期缺口难填补 |
铜(LME) | 10,200美元/吨 | +2.1% | 智利洪水致三大铜矿停产,AI数据中心需求激增 |
铁矿石(62% CFR) | 95美元/吨 | -3.8% | 中国钢铁限产加码,粗钢产量同比降12% |
铀(现货) | 86美元/磅 | +9.5% | 全球核电复兴,日韩重启反应堆 |
国内政策与行业监管
《矿山生态修复法》正式实施
核心条款:
闭坑矿山生态修复基金计提比例从5%提升至8%;
历史遗留矿山治理纳入地方政府KPI考核,未达标区域暂停矿业权审批。
智能矿山安全标准强制认证
要求:2026年前所有地下矿山需通过“5G+无人化”安全认证,否则禁止生产。
技术指标:包括自动驾驶卡车定位精度≤10cm、瓦斯浓度AI预测准确率≥95%。
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实践
深海采矿商业化进程加速
进展:中国“蛟龙矿业”完成太平洋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区多金属结核试采,日均采收量3,000吨,镍钴品位比陆矿高2-3倍。
挑战:生态扰动评估标准未统一,环保组织呼吁暂停商业开发。
氢能冶金首座万吨级工厂投产
案例:宝武集团新疆基地以绿氢替代焦炭炼铁,碳排放减少89%,吨钢成本增加420元(碳税抵扣后持平)。
风险与机遇提示
风险预警
刚果(金)税收新政:外资矿业企业暴利税税率从10%升至15%,净利润率或压缩3-5个百分点。
气候极端化:厄尔尼诺致南美铜矿、澳洲锂矿频繁停工,Q2供应扰动率或达20%。
战略机遇
城市矿山开发:退役动力电池回收产能缺口超50万吨,2025年市场规模将破千亿。
月球资源勘探:中国“嫦娥七号”探明月壤氦-3富集区,商业化提取技术进入原型机测试阶段。
结语:2025年矿业核心矛盾聚焦于“资源民族主义”与“零碳转型”的双重博弈。企业需动态平衡地缘风险、技术投入与ESG合规成本,在重构的全球价值链中抢占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