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钢铁研究总院(简称“钢研总院”)宣布成功研发出一种尾矿资源化新技术,该技术通过结合微生物浸出与微波活化工艺,能够从铁矿尾矿中高效提取稀土元素,综合利用率达到85%,标志着我国在尾矿综合利用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技术亮点:
微生物浸出+微波活化工艺:
该技术创新性地将微生物浸出与微波活化两种工艺相结合,有效提高了稀土元素的浸出效率。
微生物浸出技术利用特定微生物对尾矿中的矿物成分进行分解,释放出稀土元素。
微波活化工艺则通过微波加热,进一步促进矿物结构的破坏和稀土元素的释放。
高效提取稀土元素:
该技术能够从铁矿尾矿中高效提取稀土元素,综合利用率高达85%。
相比传统工艺,该技术不仅提高了稀土元素的回收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环境影响。
首条示范线年处理尾矿200万吨:
钢研总院已建成首条示范生产线,该生产线年处理尾矿能力达到200万吨。
示范线的成功运行,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性,为大规模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技术意义:
推动尾矿资源化利用:
我国是矿产资源大国,每年产生大量尾矿。这些尾矿长期堆存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该技术的成功研发,为尾矿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有助于缓解尾矿堆存带来的环境压力。
提升稀土资源保障能力:
稀土元素是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
通过从尾矿中提取稀土元素,该技术有助于提升我国稀土资源的保障能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矿业绿色转型:
该技术具有环境友好、能耗低等优点,符合矿业绿色转型的发展趋势。
通过推广应用该技术,有助于推动矿业行业向更加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
钢研总院发布的尾矿资源化新技术,通过结合微生物浸出与微波活化工艺,实现了从铁矿尾矿中高效提取稀土元素的目标。该技术的成功研发,不仅提升了稀土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还为尾矿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对于推动我国矿业行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